[营造书香校园]
把每一间教室都建成图书馆
作者|盛政 朱雪晴
来源|《人民教育》第10期
这,是以中国最古老的卷轴作为校门造型的学校。
这,是用十本世界经典著作命名校园道路的学校。
这,是立志于把每一间教室都建成图书馆的学校。
一天中最宝贵的清晨,全校自由阅读。
课表里确保一周一节,上好儿童课程。
档案室辟出专门区域,珍藏阅读记录。
入学第一周,孩子们享受的是儿童课程为核心的入学课程。
日常每一天,孩子们沐浴的是自信阳光的十品性课程。
毕业那一刻,孩子们聆听的是校长娓娓讲述的绘本故事。
这,就是银河。
每一寸时光都见证着:最美好的东西,滋养最美丽的童年。
这份颁奖词,授予了2015年“阅读改变中国”全国“书香校园”获得者:杭州市萧山区银河实验小学。这是一所在新教育实验引领下成长起来的学校,秉持“让每一颗星星在银河中闪光”的办学理念,十年来深入践行儿童课程、教师三专、完美教室、卓越课程等项目,尤其以阅读为核心的儿童课程,成效卓著。“阅读,为孩子铺展广阔的智力背景”,苏霍姆林斯基的阅读观在这里得到了最大的认同;“没有阅读就不可能有个体心灵的成长,不可能有个体精神的完整发育”,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教授对阅读的精辟见地,也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印证。
让教室,长成图书馆的模样
博尔赫斯曾说,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多年来,这所学校的心愿之一,便是让教室,长成图书馆的模样。
学校有一个漂亮的图书馆,馆藏书目5万余册,并且投入6万元购置了全校学生共读书目《新教育儿童阶梯书目》,还为每位学生办理了萧山图书馆的借书证,与市少儿图书馆实现了资源共享。但是,学校更希望,每一间教室,便是图书馆,甚至比图书馆更好:像图书馆那样书源浩瀚,却比图书馆更为便捷——所有与他们年龄相称的好书,触手可及。
什么年龄段的孩子看什么书,这是儿童阅读的黄金定律。面对六个月大的宝宝,做妈妈的绝不会喂他成人配方奶粉。阅读,也是同理。《红楼梦》虽为经典,但出现在一年级教室显然是不妥的。孩子读了与他年龄不相称的书籍,也会像婴儿喝不适合的奶粉一样,消化不良。
所以,倡导“阶梯阅读”,打造高品质班级书柜,为全校1-6年级的孩子量身定制最契合他们年龄特点的童书,是开展阅读的基础。学校出台了详细的班级书柜评比细则:
1. 书目质优(20%):契合学生年龄特点。所有书目经过精选,质量高。
2.类别多样(20%):核心学科老师有推荐书目,书目类别相对齐全。
3.数量充足(15%):生均数量不少于10册,且处于不断更新中。
4.制度健全(20%):有规范的借阅制度与学生阅读记录。
5.布置整洁(15%):书柜有固定的名称,外观整洁,布局合理。
6.富有创意(10%):在班级书柜打造方面有独特的创意。
以上细则中,首要一条便是“所有书目必须与学生年龄高度契合”,其次是书目必须“类别多样”,简言之,每个班级的书目制订者,必须是以班主任为核心的学科教师共同体,每一位老师,都必须反复甄选,严格把好进入书柜的每一本书。这几年,学校推荐的主要是新阅读研究所研制的《中国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这套书目综合人文、科学、文学三个维度,非常好地体现了“真、善、美”的核心价值观。
在多年的书目甄选中,每个年级的班主任都已熟谙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为学生定制了银河“阅读配方”。这些书目通常以学生认购、家长捐赠等各种路径实现,人均不少于10册,最多的班级达人均40册,且书目处于不断的更新之中。
阅读,营造校园新“静界”
当下的很多校园,是浮躁的,喧嚣的。要回归教育本源,必须努力营造一种安静的教育生态。阅读,能让校园清静下来,让师生都拥有一种舒展的生命姿态。
每一个银河教师的案头,都有一本正在阅读的书,这是银河教师阅读的写照。定期组织教师共读教育教学类根本性书籍,已成为学校的传统。像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就整整共读了一年。还有《教育的哲学基础》《第56号教室的奇迹》以及《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今天我们怎么做班主任》等等。一份专业的教师书目,是一张教育的地图,一份行动的指南,能够帮助教师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学校把《中国中小学教师基础阅读书目》、《青年教师五年阅读计划》推荐给老师们,目的就在于让老师们花最少的时间,读最有用的书。此外,老师们通过银河教师论坛以及校园读书节等平台,进分享阅读、交换思想,也成为了一种常态。这里的每一位老师都知道,唯有专业阅读,才能造就真正的教师。
学生阅读,是一项更为庞大的系统工程,除了大量适切的书源保障,还需要充分的时间与空间的支持。2014年起,学校将阅读排入了课表:每天学生一到校,便是20分钟的晨间自由阅读,每周确保两个早上用于晨诵,每周三中午为全校整书共读时间。课表内学生合计阅读时间为180分钟。此外,学生每天回家阅读不少于30分钟。校内外累计,学生一周的阅读时间约为400分钟。学校的读书节也堪称“奢华”。每年九月,长长一月,均是围绕阅读开展的各项活动:暑期阅读分享会、诗歌专场、童话剧演出、Cosplay秀、跳蚤书市、班级书柜展评,等等。每学期末,全校学生的阅读清单均会送入学校档案室保存。保守估算,学生年平均阅读量低段约200~400万,中段约600~1000万字,高段约1000~2000万。每个班级还把每个孩子的阅读情况做进学生电子成长档案,被家长誉为“值得珍藏一生的礼物”。
静能生慧。阅读营造的校园“静界”,能够让教育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境界”。
无限相信阅读的力量
阅读的力量,犹如中药调理,其实是缓慢而绵长的。但若有心,把富含教育意义的书籍重新组合,以课程的方式推进,它也许能焕发另一种光彩,实现另一种可能。
入学课程便是如此。2012年,针对部分一年级新生存在畏学的现状,学校研制了以儿童课程为核心的入学课程。这一周的课程内容,便是由《小魔怪要上学》《笨拙的螃蟹》《海底总动员》等生动的绘本、童谣、儿歌、电影组合而成,集阅读与影视阅读于一体,并由全体一年级教师团队合作完成。这些零散的素材组合在一起,产生了神奇的魔力。这一周的课程,不光消除了孩子们对陌生环境的恐慌心理与畏难情绪,还在绘本教学中巧妙地渗透了习惯引导与规则训练,帮助他们建立了良好的秩序,顺利开启了小学阶段的学习之旅。入学课程创生至今已有五年,这五届一年级新生,无一人哭闹,无一人逃学,甚至还有孩子说:“星期六星期天,我还要到学校上课!”可谓成效卓著。目前,该课程已在全国上百所学校推行,2015年8月25日《人民教育》微信公众号还进行了专题推送。
十品性课程,也是如此。银河的校园十大主干道,以世界十大经典著作中的人物形象命名,比如犟龟路、小王子路、萨哈拉路等等,每条路都承载着一个品性关键词,比如坚持梦想、担当责任、亮出自我等。学校将十本书、十条路与一年当中除7、8两月之外的十个月打通,创生了十品性课程,旨在通过品性解读、儿童课程、电影鉴赏、主题午唱、习惯养成以及德育实践等途径,型塑儿童的美好品性。比方说四月是犟龟月,主题是“坚持梦想”,孩子们在这个月里读绘本《犟龟》,诵诗歌《那条路》,看《想飞的钢琴少年》等经典影片,参与体育节等实践活动,渐渐悟得“一切成功,源自坚持”之理。几年来,十本书,十条路,十个月,这些铺展在银河校园里的教育因子,编织成了一张美丽的品性之网,让孩子们置身故事,置身人性的美好之中。这个“长在路上的课程”,也先后收获了浙江省德育精品课程、全国十佳卓越课程等额外奖赏。
此外,还有大量以阅读为核心的班级课程,在全校37个教室里静静生长,恣意开花。这些课程,让阅读更有体系,更接地气,也让阅读,最大限度地生出了它的价值与力量。
没有阅读,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当一个校园里的教师和孩子都无限热爱着阅读,无限享受着阅读,那么,教育才会自然而然地发生。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银河实验小学。图片源自作者朱雪晴,特此致谢!)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